聊城新闻网讯(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蓓蓓 通讯员 苗素红)在“一次办好”改革中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如何落在实处?“一次办好”服务的对象是企业群众,近年来我市东昌府区积极换位思考,从“群众视角”审视改革、制定措施,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改革之路。走进该区政务服务中心,窗口、流程、评价等环节更加“人性化” 的创新之举,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利,“一次办好”的改革红利在这里愈发凸显。
叫号“零障碍快车道”
“请问您在这个窗口办理什么业务?”在“一窗受理”2号窗口记者问正在办理业务的李涛,但没想到这个简单的问题竟然把他给问住了:“我也不知道在这里办什么,帮办代办那边让我过来的。”
“提交材料后群众就不用管了,就等着事情办结就行。”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刘凯生说。原来作为公司经理,李涛来政务中心把建材公司改为房产公司,因为不知道怎么办理,就先去了帮办代办窗口。“他们帮我整理材料、复印文件、填写表格,整理好需要的东西就让我来这个‘一窗受理’窗口了。”李涛说,“我觉得特别暖心的一点是,帮办代办那里办完后,他们还帮我从系统取了号,让我直接来‘一窗受理’2号窗口,不用我自己再取号了。虽然是很小的细节,但能感觉到他们服务的用心,在这里办事真的太方便了。”
“推行‘一窗受理’以来,我们受理窗口由原来的52个减少为10个‘一窗受理’窗口。工作人员由70名减少为15名,办事企业和群众平均等待时间缩短到10分钟以内。‘一窗受理’窗口其中3个为机动窗口,人少的时候工作人员在后台办公,高峰期开启窗口分流群众。”刘凯生说。该区政务服务中心对原有叫号系统升级,改造为微信、短信静默叫号,将排队号设为预约号、咨询号、帮办代办号、一窗受理号,工作人员可根据群众需要提供专项服务,合理分流办事群众。在帮办代办的工作电脑上,记者看到有个“代办取号”按钮,可帮群众代取咨询窗口、受理窗口和业务办理窗口的排队号,让群众避免重复取号排队,实现办事“零障碍快车道”。
“转身评价”听取百姓心声
在评价器上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进行当面评价,是很多服务窗口一直以来的“标配”。“因为是当面,很多群众不好意思说不好,就直接选择‘满意’,这样后台收集到的评价信息不能反映群众的真实心声。”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行政协调服务科科长张铮说。
记者看到,在该区政务服务大厅墙上有一个大显示屏,实时显示群众对办事效率、服务态度、工作纪律、廉洁勤政、人员业务水平等方面的评价,“好差评”情况一览无余。“业务办理完成后,我们系统通过短信或微信的方式,自动发送一条‘邀请’到群众手机上,让群众转身离开窗口后再评价,这样我们就会收集到真实有用的反馈。系统实时提取差评事项,自动分析评价结果,形成负面清单。”张铮介绍,“我们采取‘销号’的方式跟踪回访差评。限期整改,及时反馈,做到事事有回应,保障‘好差评’机制落地。同时倒逼窗口工作人员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,也为我们年终评先树优提供依据。”
针对可能存在的流程不顺、效率不高、服务不好等问题,东昌府区政务大厅设立了吐槽找茬窗口,接受办事群众的“吐槽找茬”。树立“无权否决”理念,窗口一线人员只有说“行”的权力,做到只设路标、不设路障;不说“不行”,窗口一线人员对办事群众提出的需求诉求,特别是对法律法规不明确的,不给否决、给路径。对不属于受理范围的情形,不能简单说“不知道”“不清楚”,要明确告知办事群众办理的方法和路径,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情形,不能简单拒绝,要向群众一次性讲清楚补充内容和改进方法,主动提供办事指南、告知单、申请样表、合格标准等内容材料,告知该事项的申请要素,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效能。
赠送公章福惠企业
公章、财务章、法人章、发票章,原来开办一家公司需要的4枚章至少四五百元。东昌府区从办事企业和群众角度出发,在政务大厅设立专门的公章刻制窗口,把4枚章免费送给新注册的企业。“我们要求窗口先给企业刻制出公章,这样企业就可以拿着公章直接去楼上窗口办理税务事宜,办理完毕再下来取其他3枚章,不耽搁时间,提高办事效率。”刘凯生说。
在这里,细节闪耀着“一次办好”改革的人性化光辉。纸质版服务指南客观上存在着无法及时更新的缺陷,该区政务中心创新设置服务指南自助查阅打印系统,该系统与山东政务服务网实时链接,信息动态更新,涵盖区级各个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,解决了纸质版服务指南需要反复印制的难题。为方便群众取号、参与“好差评”,该中心创新设计智能叫号系统指引屏,群众可直接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公众号进行取号,业务办理完毕直接微信推送“邀请评价”。
在帮办代办区,该中心针对新开办企业创新实施“一条龙精准套餐”服务,将营业执照申办、公章刻制、税务登记、税控设备的领取与发行、发票申领、社保登记共6个环节合并办理,一个窗口提交材料,6个环节全部办完。全程两小时,申请人便能领取到装有营业执照、免费公章、税控设备和发票的“大礼包”,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政务服务的便捷高效、省心省力。